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文化>热点 > 超30万人次打卡!奉贤“丹甲青文”大展为什么这么火?

超30万人次打卡!奉贤“丹甲青文”大展为什么这么火?

“这是不一般的普及,在家门口能见到这样的展览,能和两三千年前的‘老祖宗’面对面对话,是和在博物馆里完全不一样的感觉。”在西渡居民邓克明的感叹中,奉贤区博物馆“丹青汉字游贤城”巡展来到了最后一站——西渡街道。今天,红火了大半年的“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也就此圆满落下帷幕。


说起今年全上海乃至全国最火热的文字类展览,“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一定榜上有名。整个展期内,奉贤区博物馆共接待观众3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社教活动近400场,参与人数22.7万人次。展览荣登中博热搜榜十大热搜汉字主题展览第二名,并入选2023年第二季度全国热搜百强博物馆发布榜单,为区级博物馆如何传播好中国传统文化贡献新“样本”。

一个大展的诞生

寻找中国汉字故事最好的“讲述者”


图片

灵龟负书,丹甲青文。

“我们隆重推出的是甲骨文,出土于安阳殷墟,是中国最早的成熟系统文字。”5月26日大展开幕当天,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站在展台前,为“自家宝贝”当起了推荐官。

图片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阳考察殷墟遗址时指出“中国的汉文字非常了不起,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汉文字的维系”,强调“要通过文物发掘、研究保护工作,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集众家之长、展汉字之美、传历史之脉,“丹甲青文——中国汉字文物精华展”应运而生。

图片

“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直是我们办展牢不可破的初心。这一点体现在‘丹甲青文’中,就是‘做好中国人,写好中国字’。”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介绍道,甲骨文、钟鼎文、青铜铭文……很多器物都能印证我们的文化,但是用怎样的形式才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到观众身边,让观众在最短时间,将它们印到自己心里面,这是整个策划团队要解决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问题。“2022年10月份起,我们就开始跟各个馆联系,去寻找讲述我们中国汉字故事的最好的印证。”为此团队花了一整年的时间。

北至内蒙古、南到湖南,横跨长江黄河。工作人员远赴天南海北,跟各个馆进行点交对接。奉贤区博物馆文保部馆员庞文平告诉记者,作为原创大展,“丹甲青文”涉及合作单位之多、文物数量之众、工作量之大都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个工作是很耗费体力的,我们分了三条路线进行,远到内蒙和湖南的里耶,可以说是翻越千山万水去进行文物点交。”

图片


为了充分展示汉字的广泛性,展览最终确定了展出189件(组)珍贵文物,有首次“出门远行”的中山王厝刻铭夔龙饰铜方壶、被奉为“草书教科书”的宋拓《十七帖》,还有商代甲骨、“王子午”铜鼎、曾侯丙嵌绿松石方罍(léi)等,17件展品为国家一级文物,其中多件都是首次来沪。全国10个省市、26家博物馆参与其中。有些博物馆规模不算大,却都有各自的资源优势,相互借力足以成就一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展。

好的展陈设计对文物的展示至关重要,也会使观众更快速地沉浸在文物所具有的历史气氛和故事中。“丹甲青文”大展的展陈设计团队,从展览大纲拟定之初就参与其中,同步进行。

图片

展览最终设计为“灵符若拙”“契文肇兴”“意蕴流芳”“天开化宇”“妙趣启智”五个单元,以汉字的发展历程为主线,集中表现了汉字的肇始源流、发展演变、内在力量与悠长意蕴,展现汉字书写、艺术与应用之美。张雪松说:“我们设计是以观众为导向,希望大家通过这个展览,能有一个非常清晰的概念,了解汉字它怎么来的、怎么变成现在这样、它以后还会走到哪里去。”

今年5月,文物抵达奉贤。布展、灯光、保洁……一切都进行得有条不紊。“温度在20℃左右,湿度在50%左右,是最适合文物展陈的环境。”庞文平介绍道。展览期间,工作人员各司其职,尽心尽责,最终“丹甲青文”大展顺利亮相,并陪伴了观众们整个夏天。


多元传播手段

让汉字文物“触手可及”




图片

“行字分两边,双土堆中间,应该是这样。”展览开幕当天,六年级学生施羽妍和同伴们沉浸在大展出口处的字谜闯关游戏中,这正是奉博在展厅中投入的科技小装置。而在汉字游戏互动屏旁边,还有“汉字里的秘密”学习装置、动画《汉字侠》等各种有趣的互动体验,不仅使展览更加通俗易懂,更是让观众和汉字能“玩在一起”。通关后,施羽妍满足地说:“我感觉很有意思!因为它能组成很多字,不同的偏旁可以组成不同的字,中国文化真是博大精深!”


图片

奉博在展览期间,通过系列社教活动、衍生互动剧场等手段,打造跨界融合的原创话剧、文创周边产品,为观众营造出全方位沉浸式的观展体验。“小小讲解员”“国宝讲述人”等品牌活动,以“参与式”学习加深公众在观展中的体验感,身体力行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仁义礼智信。

图片

“奉博印记”系列集章、“丹青印记”火漆印快闪、“篆刻一方木印”非遗篆刻体验、“妙手匠心”字画修复实践课程、“古韵新生”古籍修复体验等系列手作活动,以“体验式”社教帮助观众感悟文博魅力。“这些活动都是根据我们整个展览的内容来做的。”奉贤区博物馆展陈教育部主任崔佳梅介绍道,“希望观众们,通过我们这些好玩又有趣的活动和游戏,把汉字带回家。”

喜爱源于了解,而神秘的文物修复对希望走近文物的观众来说,具有极大吸引力。在“丹甲青文”大展上,有一件尺幅巨大、装裱精美的《升仙太子碑碑拓》深受游客喜爱。而这件长约7.8米,宽近1.7米的全展最大幅文物,刚送来时却是残损断裂,是在博物馆地下一楼的文物修复中心里重新焕发光彩。

图片

在观展后,部分小学生来到了这个“神秘”的地方,近距离目睹文保工作者如何修复受损的古书画文物,并亲自动手,在两张白纸上模拟体验了一把“洗画”“揭画”。“拿联排毛笔这样刷,我觉得可以考验我们的毅力还有动手能力。”小学生于子沫尝试之后便感受到了这一步骤的难度。“感觉要学会需要好几年,我非常敬佩学会这些功夫的人。”

图片

“一蓝一黑两杯咖啡放在一起,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练字时,使用的英雄牌钢笔墨水。”在另一边的文创区,观众谢女士对今夏推出的两款超高颜值“墨水”咖啡印象颇深。除了咖啡以外,博物馆还同步上新了一款文创雪糕,原型是展厅中来自随州市博物馆的一级文物——“盘龙盖罍”。“观展时我也看到了这件文物,很喜欢上面的小兽,很神秘但又很可爱。”观众高女士每到一个博物馆,都会带着孩子去品尝当地的文创雪糕,这次大展也不例外。“我觉得小朋友吃了以后,肯定会记住这件文物——罍。”

图片

“其实区博物馆离老百姓更近,所以我们做家门口的展览,除了内容过硬,也要服务更优。”奉贤区博物馆文创负责人钱盼文介绍道,为了让文化的传播更具活力与乐趣,奉博围绕“中山篆”和“鸟虫篆”等传统汉字形象,配套开发设计“丹甲青文”主题文创产品7种15款。同时,在原有基础上构建起销售矩阵,引进8家相关博物馆精品文创商品150余款,打造奉博文创商品集合店,各类文创产品吸粉无数。


从巡展到云端

助力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人心”


图片

“感谢钻木取火的小勇士,‘龙血’印记赐给你们!”原本只在奉贤区博物馆“丹甲青文”大展上出现过的两位“原始人”,突然出现在了社区里。这就是今年在奉贤区文化基因工程的支持下,奉贤区文化馆、奉贤区博物馆结合“丹甲青文”汉字大展,打造出的专属沉浸式剧场《仓颉》。

原来,早在展期结束之前,奉贤区博物馆便开启了“丹青汉字游贤城”巡展工作。自9月25日起,“丹甲青文”走出博物馆,以图文版面的形式,在社区、商圈、高校、中小学及消防部队等不同区域进行巡展,针对不同群体需求,垂直细分展陈内容,开拓展览应用新场景,将文化送到居民家门口。

图片

这样一场独特的沉浸式戏剧体验,也随着巡展来到社区,让观众在丰富有趣的互动中,感受到更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认同。“我们也是头一次进入基层演出,感觉效果非常好。”沉浸式剧场《仓颉》导演鲁文涛告诉记者,这样的形式也弥补了部分来不及前往博物馆参观的观众的遗憾。西渡幼儿园大四班小朋友张歆琳,在勇敢地参与了钻木取火环节后,骄傲地向记者展示眉间代表“勇气”的红色印记。“我很开心成为部族里的小勇士!”

从主动走出去巡展,到运用线上云端等现代化科技手段,奉博一直在用各种创新的方式,把最传统、最古老的文字传播出去,把大展送到百姓家门前,打造永不落幕的展览,实现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最佳效果。

自3月中旬开始,奉贤博物馆官方微信号就在定期向观众传递大展的消息。汉字主题预热、展览倒计时、《专家专讲》视频短片……其中,与甲骨文专业国学博主李右溪合作共创的《文物上的汉字史》短视频,线上连麦直播互动获得55万次播放;与SMG融媒体合作推出展览动画短视频《中山方壶化身萌兽,开启汉字奇妙夜》,覆盖人次超过百万;展览期间的8场线上直播,邀请何毓灵、潘守永等多位专家学者,面向观众开展科普教育讲座,超过14万人次观看直播。

图片

在线下,奉博制作“丹甲青文”中英文视频介绍,通过文化团队赴比利时布鲁塞尔,获得中国文化中心的广泛传播;展览后期推出的“丹甲青文”云展览,让无法赶到现场的观众也能观看数字展览;在市区公交车身投放公益广告,依托市中心17路、49路、109路三条公交路线,将展览资讯变为“行走的文字风景”。

图片


透过一件件文物,观众可以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从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而对于博物馆来说,展厅内外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人群,才是这座城市文化画卷中最亮眼的“主角”。


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告诉记者,每次办一个大展,工作人员都有一种自豪感。“我们博物馆人既然做了这份工作,也希望大家和我们一块,把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的民族自信,好好地树立起来,这非常有意义

记者:傅潇瑶、石浩南 

编辑:何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