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会讯>峰会 > ​只关心产业的城市已经OUT了?专家说:新时代的理想城市更该重视这样东西

​只关心产业的城市已经OUT了?专家说:新时代的理想城市更该重视这样东西

“城市、产业、文化的关系就好比诗、词的关系。”

城市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承载了人类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理想城市的内核与表现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在今天的2019年中国城市大会长三角峰会上,来自国家有关部委、长三角相关城市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嘉宾们齐聚举办地上海奉贤,围绕“城市文化与产业发展”的主题,展开了一场思想的交锋……


重审城市与文化的关系


“城市、产业、文化的关系就好比诗、词的关系。”在专家论道的环节,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一上来便提出一个发人深思的比喻。他说,诗是刚的,词是柔的;诗是直的,境界阔,词是迂回的,情意长。所以最初诗已经登上艺术的殿堂,而词却只能是桌边清欢,直到后来,其地位才逐渐提升。“回过头来看我们的城市,也是一样。过去我们把眼光放在产业上,关注的是直的、硬的、显的东西,指标、数据等等,而把文化作为一种点缀。倒了今天,我们发现,文化才是塑造城市的重要动力。”

美国著名社会学专家刘易斯·芒福德曾说:“城市是文化的空间,城市的首要功能是文化的传承和教化。”而这样的观点,在当天的大会现场,也获得了来自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同。中国城市报城乡创新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彭礼孝表示,当下中国城市发展有不同以往的新特征。在农耕时代,人们更关注土地的数量和质量;到了工业时代,区位优势、产业优势成了城市发展的核心要义。而到了今天,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巨变,文化的隽永性反倒凸显出来了。文化决定了城市的高度,是城市生长的土壤。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区域经济与战略发展研究部部长侯永志则直接抛出观点——我们就应该建设人文城市,因为它具有三方面的重要意义:首先它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问题;同时它还强化我们的文化自信;此外,它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让市场主体的作用更符合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我们未来的人文城市,不能只是提高一般意义上的人文产品,还要成为人们的精神家园、灵魂栖息地。”

具体落到操作层面,他提出,“我们应该在人文城市的建设中重点把握好几种关系。一个是经济发展和人文建设的关系,应尽量选择占据物理空间少,却创造更多增加值的经济活动,为人们建设更多剧场、博物馆、广场。或者鼓励人们从事文化产品相关活动、消费文化产品等;第二个要把握的是器物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关系,建设人文城市,不是盖几栋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物那么简单,更重要的城市的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产品,活跃的文体活动;此外,还要把握好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主流文化和地域文化、其他国家文化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等几组关系。

除了重视文化的力量,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倪鹏飞还提醒大家,要同等关注生态的价值。他表示,生态和文化才是决定城市可持续竞争力的最关键两个要素。“人才、科技、资本都是流动变量,只有生态和文化才是不可流动变量。一个地区发展,只有将精力放在营造城市的独特文化之中,才能随之带来人才、科技、资本等高价值要素的聚合。”


建设理想的长三角城市空间


进一步将目光聚焦在长三角。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进入密集施工的新阶段,怎样建设理想的长三角城市空间?不少专家学者从经济、文化、交通等多角度提出方案。

倪鹏飞指出,从区位条件、发展速度、功能层级、人地规模角度看,长三角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发展条件最好的地区。如何利用好资源优势,实现更好的城市发展?他提出两个核心观点:一是要将长三角建成全球化的超级经济区——一方面扩大长三角中心区,将江北南通建成“江北上海”,形成大上海都市圈;一方面以长江为轴线,在长江以北构建新型北三角,将扬州建成江北苏州,将泰州建成江北无锡,不断形成“双子城”。而在南部地区,则可以通过杭州湾的发展,优化提升浙江东南沿海,并加强对浙西南山区的辐射等。此外,随着“智慧+城市”时代的到来,长三角应首当其冲成为智能化的理想经济区,实现生态、文化、经济多方位的智能化发展。

杨保军则着重强调长三角的文化空间建设。他指出,长三角地区底蕴深厚,要想通过城市规划来塑造文化环境,离不开三方面的努力。一个是要链接历史,要彰显本地的文化脉络,把历史的资源融入到当下;二是链接未来,要牢牢把握住历史发展的趋势和老百姓的实质需求,鼓励新艺术形态集聚,从而提升城市活力;三是要链接生活,需建设更多标志性文化设施,让城市生活更加有人情味。

同济大学中国交通研究院院长李兴华聚焦长三角未来的交通发展。他指出,未来的长三角城市交通,自动化、电动化、互联共享成为基本趋势。与此同时,他们还将通过高精度的、充分时间跨度的观察研究以及对未来交通拥堵趋势的合理预测,进一步促进交通一体化,以交通的贯连,带动都市圈、城市群以及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


长三角城市的融合发展实践


在当天的大会上,来自浙江省温州市、浙江省绍兴市、安徽省黄山市的城市代表也着重分享了各地的发展与融合经验。

浙江省温州市市长姚高员介绍, 温州最大的特色就是“走出去”。目前温州有240万工商业从业者,在世界各地创造财富。其中,38万人常年活跃在5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平均每年,温州人在海内外创造产值6000亿元,追平温州市经济总量,形成“温州经济”和“温州人经济”两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局面。

正因此,温州将活力四射的民营经济看做是最大的城市资源,以及加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最大优势。姚高员表示,过去一年,温州将发展重心放在城市的营商环境建设上,细化推出146条措施,包括破产重整、¥企业信用修复、政策直通车、免罚清单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今年1-5月,温州市民间投资增幅21.4%,5月市场主体突破100万。

站在当下,温州把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经济空间打造提上了更高的地位。一方面加速长三角共建,加快推进上海离岸科创平台的建设,聚焦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人才共享政策落地,引进浙大、复旦等高校资源在当地设立温州研究院。另一方面,温州关注城市交通网路的布局和链接,在过去一年中,着力推动陆港、空港、海港、信息港在长三角范围内的全面对接。

浙江省绍兴市市长盛阅春介绍,地处长三角南翼的绍兴近年来也将城市交通建设作为加速奔跑、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重要手段。目前绍兴正着力构建城市快速路网,杭绍台高铁、金甬铁路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都将是融入长三角的快速通道。盛阅春说,希望到2022年构建起沪绍一小时交通圈、杭绍同城免费交通圈,尽快实现杭绍甬融合发展。

安徽省黄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孝华分享了黄山文化旅游生态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他表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在保护传承城市文脉、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我们正着力探索形成一系列精品线路和特色产品。希望未来的黄山,能成为长三角地区市民的大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