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登录 用户中心
您的当前位置:新闻>长三角 > 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的使命与担当——探究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生长密码

一条国家级高速公路的使命与担当——探究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生长密码

春节将至,G60沪昆高速公路比平常更加繁忙,在这条进出上海的西南大通道上,每一刻都是车流不息。

就在这条高速的起点处,一座大跨度波峰起伏的美丽云廊,吸引了过往所有人的目光。

这座创造了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多个“全国之最”,极富科技感的标志性建筑,刚刚荣获“中国建筑工程钢结构金奖”。

1

G60科创云廊全景

如今,松江不仅集聚起海尔智谷、正泰智电港、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昊海生科等百亿级先进制造业重大项目,而云廊本身也成为长三角城市群的新地标,和周边市民休闲云集的网红打卡地。

日前,通过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办公室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办公室主任、松江区副区长刘福升的介绍,我们强烈感受到这片积淀着“上海之根”千年文化,至今仍在变革创新的土地之上,散发着的勃勃生机。

从O到1的披荆斩棘

2016年3月底,春寒料峭。从上海松江来的一帮人在清华园中紧张忙碌着。数据接入、产业剖析、建模论证,一切都有条不紊……

从2月1日上任伊始,松江区委书记程向民连续下沉到17个街镇,马不停蹄地调研全区产业分布情况。

作为闻名的远郊农业区,通过承接港澳台、日韩、欧美制造业,产业比重接近50%,现代制造业初具规模,工业重镇已然成型。但因国际上次贷危机加剧,国内生态理念日益强化,产业升级迫在眉睫。如何实现突围,急需寻找新的发展路径。

早在2007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工作期间,就曾到松江调研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与长三角周边城市的分工合作,不断提升产业能级和水平,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统筹城乡发展提供有力经济支撑。”

这是为松江建设发展把脉定向,也是对整体发展的深谋远虑。

深入学习了习总书记的指示,摸清了家底,程向民与长期从事产业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接碰撞。经过反复论证,提出沿G60高速公路构建产城融合园区,定位于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形成全区产业发展新的发力点。

实际上,松江如此选择并非偶然。由于快速城镇化和工业化,G60高速公路松江段沿线产业布局内部缺乏产业链和创新链,但空间资源已经布满。想要转型发展,就必须向规划要品质、向存量要空间、向科创要动力、向质量要效益。

“大刀阔斧推进转型发展,走出一条新路,是市委市政府对松江的要求。”最初的设想仅仅是为了解决本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沿G60高速公路40公里松江段两侧布局“一廊九区”,全面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为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提供支撑。程向民书记坚定陈述:“这条新路不是想出来的,不是画出来的,是走出来、干出来的,甚至是从没有人走过的地方披荆斩棘开辟出来的。”

这应该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0到1最艰难的起始阶段,俗称1.0版本。

“沪嘉杭”开启2.0时代

万事开头难,起个准确又响亮的名字也是颇费思量。身处时代的节点之上,起点决定着高度,名字涵盖深度和广度。

程向民想起美国“硅谷”旁边的“101高速公路”,瞬间豁然,“G60高速穿越松江全境,绝大多数企业都分布于高速公路两侧,我们有中国特色的制度优势,有强有力的制造业支撑,沿着这条走廊集聚起来的,将是能够比肩甚至超越‘硅谷’的能量,‘G60’这条国家级的高速走廊就是起点”。

于是,G60成了彰显个性的鲜亮名片,一条国家级的高速公路承载起新的使命,一段披荆斩棘的探索与实践就此踏上征程。

2016年5月2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提出“上海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两周年之际,松江正式发布建设方案,率先启动G60上海松江科创走廊建设。

这一切,体现的是推进落实的决心和速度,印证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动力,彰显的是对于新时代新发展的使命担当。

但在推进时,反对和质疑声也夹杂其中。

是先卖地搞房地产?还是搞先进制造业?这是大家一直在争论的先养公鸡还是母鸡。毕竟,最短时间内看到政绩就有说服力。为此,松江区委专门召开了一次党委常委扩大会。刘福升副区长还清楚地记得,现场群情激昂,气氛热烈。大家纷纷发言,一一亮观点、摆事实、辩是非,最终消除了大家的疑虑,初步形成共识。

如此反复磨刀,减少了阻力,凝聚了力量,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发展始终在磨合中推进。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趋势,顶级城市间的竞争往往代表着国家间发展指数,而一个个庞大城市群和经济圈的迅速崛起,充分说明卓越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经济重心转移的重要载体,并且深刻影响着未来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格局。

微信图片_20220128185134

长三角是我国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的关键枢纽。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竞争中,上海和它所在的长三角城市群,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并且也是引领整体经济转型发展的“主引擎”、创新发展的“主阵地”,区域协作与一体化发展则是引领前进的“火车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定要把我国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长三角承担的更多的是把制造业搞上去、把实体经济搞上去的使命任务,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在1.0时代就注入了发展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的成长基因,其建设发展就注定是快速而茁壮的。

2017年,松江区与杭州市、嘉兴市签订协议,合作建设沪嘉杭G60科创走廊,“沪嘉杭版本”迈出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一步,一年迈入2.0时代,开始跑出加速度。

加速度引领乘风破浪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区域之一,先进理念、主导产业、正向激励,吸引着更多城市主动加入到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行列。而由总书记一直倡导的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理念,始终是快速推进的催化剂。

2018年6月1日,首次联席会议召开,金华等6座城市同时加入。松江提出以沪苏湖高铁建设为契机,深化拓展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从“高速公路时代的2.0版”迈向“高铁时代的3.0版”,范围拓展至9地市,合肥、芜湖、宣城3市一同成为新成员。

从1.0版的一座城到2.0版的沪嘉杭,再到3.0版的“一廊一核九城”,强强联手,优新叠加,加速度倍增高质量。

随着小伙伴的不断加入,产业集群迭代升级,长三角G60科创走廊也迅速从城市战略上升到长三角区域战略,犹如一艘航空母舰突破岛链,驶入大洋。

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期间,联席会议设立办公室,发布《松江宣言》,提出9城将在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布局,以及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资源配置加速一体化进程,同时推动科创要素按市场配置要求自由流动。

2

上海市松江区副区长刘福升接受专访

“联席办”随即全面梳理需要解决的事项,推动协调落实联席会议确定的重大事项。

梳理发现,9地产业集群跨省市发展、企业跨省市投资审批办理面临异地跑多次等难题。如能实现异地“一网通办”,最大程度降低长三角区域制度性交易成本,即被列为头等大事。

9月28日,9城联合开启一场全国首创的“改革试验”——企业不出本地,前台各自受理,后台分工联办,实现跨省市一网办理外地营业执照。“一网通办”迅即发力,全国首批异地11张营业执照和1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在9地同步办结,创新活力不可限量。

随后,国务院通知自当年11月10日起,对首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施“证照分离”改革。随即,打造“双创”升级版迅速成为热门话题,深化“放管服”改革更是其中重要议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探索改革,始终走在最前列。

面向未来的踔厉奋发

改革持续深入,机遇和激励应接不暇。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重大平台,并纳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联合印发《建设方案》,历史方位和战略空间实现开创性突破。

其重大创新成果列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先后被国务院通报表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典型案例、全国高质量发展十大地区之一,高质量发展典型经验得到中央、国家部委、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并总结推广,央视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媒体争相报道。

2020年6月6日,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先进计算中心及产业基地在松江开工,这将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先进计算中心园区。除承担大规模计算任务外,将以强大的数据处理和存储能力为全社会提供云计算服务。同时,其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网络安防和人工智能两个实验室也将引入园区,依托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打造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骨干节点,G60科创走廊的“科创”成色越发充足。

2021年11月8日,专责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提出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要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勇担新的历史使命,共同打响“科创”品牌,奋力当好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

如今,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覆盖面积达到约7.62万平方公里,区域常住人口约4900万人,GDP总量约4.86万亿元,分别占三省一市总量21.2%、22.3%和24.9%。

对于长三角而言,这里就是一块“试验田”,很多事情在这里试成功,整个长三角都能复制推广。

当下,松江不再满足于破解本区域的发展难题,还专注“致广大而尽精微”,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的角色担当,力争在新的历史阶段,释放更强烈的“致广大”的策源地能量。

他们提出为创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质量发展新奇迹、打造面向国内国际两个扇面的要素资源配置“松江枢纽”、建设人民向往的“科创、人文、生态”现代化新松江而不懈奋斗。这是着眼于新发展新阶段,踔厉奋发的“尽精微”。

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沿着高速公路向前延伸,这片土地之上,更多的奇迹都将竞相生长。(余欣闻 望江楠)